-
妄圖“報復”,美國宣佈對24名中方官員實施金融制裁
最後更新: 2021-03-17 14:40:30(觀察者網 訊)據香港《南華早報》消息,3月17日,美國對此前實施旅行限制的24名中方官員增加施加金融制裁。報道稱,這是美國企圖“報復”中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
據美國國務院網站,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月16日在一份聲明中聲稱,“外國金融機構如果明知故犯,與列名美國更新後的《香港自治法》報告上的個人進行重大業務往來,將受到制裁”。上述更新列出了24名中央政府與香港當地官員,稱他們的行為“削弱了香港的高度自治”。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恆在2月4日重申,金管局對美國單邊制裁的立場清晰,香港的銀行沒有法律責任配合制裁採取行動。阮國恆表示,銀行會考慮本身的風險因素,其決定過程也要考慮對客户是否公平。
自去年8月開始,美國宣佈對多位中國政府涉港工作機構負責人和香港特區官員實施制裁。其後香港金管局即發表聲明,美國的制裁行為是外國政府的單方面制裁,不屬於聯合國通過的國際針對性金融制裁制度的一部分,在香港沒有法律效力。
與此同時,金管局向香港所有認可機構和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説明了金管局的相關要求,並告知認可機構在評估是否繼續向被制裁的個人或實體提供服務時,應注意考慮公平對待客户的原則。
針對美方所謂制裁,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在去年12月7日曾表示,我想重申,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憲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有關規定,就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作出決定,是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香港法治和特區憲制秩序的必要之舉,合法合理,不容挑戰。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説三道四、橫加干涉。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繼續採取堅決反制措施,捍衞國家的主權安全利益,維護中方人員的合法權益。
同時,今年1月21日凌晨,外交部宣佈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負有主要責任的28名美國官員實施制裁。
- 原標題:美國將對與“被制裁香港官員”有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實施制裁
- 責任編輯: 張卓 
-
接種中國疫苗來華可享簽證便利,外媒又陰陽怪氣
2021-03-17 14:29 外媒看中國 -
圍繞議員訪台,我使館與法方交鋒
2021-03-17 14:11 台灣 -
“烏克蘭國有化馬達西奇,就是為了討好美國”
2021-03-17 14:07 -
拜登澄清:我可沒説要當“好人”
2021-03-17 13:44 美國政治 -
“若推特屢教不改,一個月內封”
2021-03-17 13:25 俄羅斯之聲 -
美國每年花10億補貼“清潔煤”,結果廢氣更多了…
2021-03-17 12:01 -
“冷戰後最大的外交政策更新”,英國提了中國27次
2021-03-17 11:55 不列顛 -
“打臉”特朗普,美情報機構最新報告:中國沒有干預大選
2021-03-17 10:25 中美關係 -
聯合國祕書長:期待中美高層會晤取得積極成果
2021-03-17 10:21 中美關係 -
-
港媒稱在緬國企準備撤離部分員工
2021-03-17 09:10 緬甸局勢 -
美國亞特蘭大兩家按摩店發生槍擊案,4名亞裔女死亡
2021-03-17 08:51 美國槍擊案 -
第二批中國援津疫苗抵達,總統姆南加古瓦親自迎接
2021-03-17 08:38 非洲之窗 -
拜登首場正式記者會時間定了
2021-03-17 08:32 -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若有人執意對抗,惟有奉陪
2021-03-17 07:59 歐洲亂局 -
美國新增確診55810例、死亡1248例
2021-03-17 07:3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德國檢察院: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縱火案嫌犯是中國人
2021-03-17 07:25 歐洲亂局 -
德國:七種血栓形成病例與阿斯利康疫苗接種相關
2021-03-17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德國警方:一汽車在萊比錫市衝入人羣,致2死2傷
2021-03-16 23:08 -
習近平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總理羅利通電話
2021-03-16 22:33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國家衞健委:堅決糾正強制全員接種現象 評論 120在菲律賓海,航母遼寧艦和美艦碰面 評論 46515秒,美國警察連抓三把雪、捂上黑人口鼻 評論 253“我不滿意中國人享有更好的基建,美國應該最好” 評論 759阿里巴巴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被罰182億元 評論 1280最新聞 Hot
-
拜登特使下週訪華?
-
為什麼叫解放軍?台灣專家回答亮了
-
專家:菲親美軍方“帶節奏”致牛軛礁事件發酵
-
伊核首週會談“幾乎沒有成果”,伊朗啓動新型離心機
-
隨手一拍泄密新雷達 台軍軍媒和海軍數百人被查
-
在菲律賓海,航母遼寧艦和美艦碰面
-
埃爾多安: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
-
15秒,美國警察連抓三把雪、捂上黑人口鼻
-
“我不滿意中國人享有更好的基建,美國應該最好”
-
愛國主義成“賣點”?美媒酸了
-
“我為美國效力,怎麼這樣對我?”
-
“斷章取義,故意製造恐慌”
-
阻擋中美洲移民大軍,拜登政府想出一招
-
密集報道菲利普親王去世,BBC遭投訴
-
美國邀請全球19家企業共商“半導體大計”,台積電在列
-
德國大使竟稱北約轟炸南聯盟是必要的,塞政要:厚顏無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