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性騷擾、黑幫、聯姻肯尼迪,“紐約之王”有多少關鍵詞
縱觀美國“政治家族”的歷史,大概也很難找到比科莫家族更為複雜的一家了。“意大利佬”“政治事件”“黑幫分子”或“黑幫分子欲除之而後快”……無數標籤投射在掌控紐約兩代的“紐約之王”及其家族身上,演出了一部徹徹底底的“四海兄弟”系列劇。[全文]
-
我中了美國政治“女拳”
反對我的人都可以在下面這些方框內打勾:性別歧視論者,對;種族主義者,對;同性戀恐懼者,對;勢利小人,對;精英主義者,對;落伍的老不死,對;但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指控是,我是明顯的厭女者,一個討厭女性、蔑視女性,對女性有強烈偏見的傢伙。[全文]
-
她若入閣,印第安民權鬥爭將迎來新的一頁
除了槍炮硝煙中的歷史外,也有一部分北美原住民,走上了不一樣的鬥爭道路。在武器、伏擊、戰鬥之外,他們選擇用參與美國政治、參加競選、政治宣傳等和平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並書寫了自己在投票箱前不一樣的“大小角戰役”。[全文]
-
深入剖析特朗普“近衞軍”,美國問題之大超乎想象
美國參議院正在處理特朗普的第二次彈劾案。這不是簡單的民主黨反攻倒算,而是政治精英試圖從源頭上鎮壓以特朗普近衞軍為急先鋒的國內大眾政治運動。但近衞軍不是少數極右組織的衝動,而有着廣泛民意基礎,此類運動一旦有新的火花,很可能再次引爆。[全文]
-
一個特朗普倒下了,千萬個“特朗普”站起來了
一百年後的今天,資本,民眾和政客各自內部的構成都更加複雜多元,導致三者之間在美國國內的博弈互動也不斷突破既有模式。像特朗普和Chamath Palihapitiya這樣在政治和經濟領域通過鼓動中下層而出位、上位的人會更加層出不窮。[全文]
-
還是美國記者會拍(造)照(神)
手按聖經宣誓,手按胸口唱國歌,公共聚會時高呼USA,總統簽署法案要用幾支筆,簽完後把筆給在場其他人,國會召開時要遵循某些“慣例”,三天兩頭的大型政治聚會,電視上無處不在的辯經……[全文]
-
美國政治已經腐敗透頂了嗎?
必須徹底否定特朗普主義並取消其合法性,就像麥卡錫主義在20世紀50年代的下場一樣。那些為國家機構建立準則護欄的精英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重建他們的道德權威。他們是否勇於接受挑戰將決定美國體制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將決定美國人民的命運。[全文]
-
拜登的1.9萬億美元未必能撐到夏天,但對人民幣的影響……
如果美國刺激經濟靠對外發債,轉嫁危機,同時能保持零利率或負利率,刺激買車買房,則美元可能繼續貶值,刺激大量投機資本到中國和東亞市場尋求出路。這可能刺激中國的通脹和房地產泡沫。[全文]
-
拜登能確保美國不可避免的衰落是和平的嗎?
兩年前我提出,21世紀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並非中國崛起,而是美國的衰落。迄今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但美國的衰落會同樣和平嗎?現在幾乎沒人否認五角大樓在冷戰後一直不斷的軍事幹預削弱了美國國力,也表明美國的衰落,無論多麼緩慢,都遠遠不會是穩定的。[全文]
-
美國不會也不能承認民主受傷,但千瘡百孔的政治無法説謊
作為年近80歲、飽經風霜的穩健型政治家,拜登有足夠的經驗和人生智慧去把握中方所傳遞出的積極信號,這也是值得他去考慮自我“歷史定位”的時刻。作為兩個世界大國,中美之間應該去構建一些新的標準,創造一些新的對話機制,為未來兩國關係、世界格局打下良好基礎。[全文]
-
病毒+特朗普,劇透了美國後續劇情,中國看到了
4年來,已經習慣了特朗普每天現身説法給中國全國人民講解何為美國、何為美國總統、何為美國政府、何為美國政治,再換一個言不由衷、陳詞濫調、套話連篇的虛偽總統上來,不習慣了怎麼辦?特朗普的課還沒聽夠怎麼辦?[全文]
-
雖然東南亞已偏向中國,但美國還可以“奪回來”
近年來,一些東南亞國家表現得像是在“見風使舵”,它們正在與北京建立更緊密的聯盟關係。該地區以及世界其它地方的許多專家和官員都已發現權力和影響力的天平發生了偏移,這種偏移明顯有利於中國而不是美國。[全文]
-
民主黨是在刁難共和黨建制派?還想和解嗎?
民主黨出拳的意圖,就沒想要和解,就是動用一切手段要讓特朗普難看。它的操作是一波一波來的,你不讓我達到目的,我就用下一波,下一波還達不到,我就再用下一波。核心目標就是要斬斷特朗普的政治前途,讓特朗普沒有通過法定程序再獲得公職的可能性。[全文]
-
“勤王”動員令是一場美國民主的911
美國民主在價值與制度上的韌性及自我修復能力,我們從1月6日衝突事件中兩黨與國會兩院的聯合護法行動中已可見一斑,但這種重建民主的共識在美國內外衝突條件下仍非常薄弱。這需要美國法治的力量、民主黨的政治節制、共和黨的政治反思以及美國社會的團結與和解。[全文]
-
民主黨能修復裂痕嗎?請拿起《為人民法》
但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發生在西方,那裏的民主規範已經奉行了幾個世紀。在這些國家,人們可以向選舉委員會、特別法庭和法院提起法律訴訟去解決選舉爭議問題。想想2000年布什訴戈爾案。有爭議的選舉不會以暴民暴動告終。但現在這種情況出現了。[全文]
-
美國在崩潰?三類變化,兩條證據,一點啓示
長期以來,中國人對美國存在着浪漫主義的想象。人們往往抽取出美國的積極面,比如民眾的善良、社會的有序、經濟的增長、種族的和諧、國家的崛起等等,將原因與內核都歸於民主的變量。現在,民主在衰老,美國在退步。“美國反對美國”狀態變得更加惡劣。[全文]
-
美國出了這麼大的事,你猜政治學者在幹什麼?
這是一個簡單的“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故事嗎?也沒那麼簡單。學界如今的標準做法,是構建模型將政治分解為各個細碎的變量,再通過民調、實驗和計量等科學方式來精密地測量和分析這些變量,而不是通過參與和實踐的方法來體驗與感受政治。[全文]
-
美國民主還能再搶救一下嗎?
民主是報紙的讀者投書。民主是九局上半的比數。是尚未被證明錯誤的點子,歌詞還沒寫壞的一首歌。是熱狗上的芥末與配給咖啡裏的奶油。民主是戰時委員會的要求,在戰爭中某天的早上,想要知道什麼是民主。[全文]
-
美國前議長:為什麼我不接受拜登成為總統?
民主黨曾多麼迫切地想與特朗普總統“合作”啊,乃至於在他上任前就開始討論彈劾事宜了。我從佩洛西那裏學會了“不合作”。整整四年,整個建制派被動員了起來,共同抵制民選總統,彷彿他們是免疫系統,正在消滅病毒。現在,他們反過來説我們破壞民主。[全文]
-
清算特朗普,除了彈劾還有“憲法第25條修正案”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必須下台,副總統必須率領內閣援引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去拯救美國民主。在長時期犯下一系列罪行後,特朗普在週三試圖篡改選舉結果並煽動叛亂的罪行已使其達到了惡貫滿盈的程度,這讓我們不得不從國家層面對其進行清算。[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拜登澄清:我可沒説要當“好人”
-
獨立245年,美國終於創造這個歷史
-
庫什納:改變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是特朗普最大遺產,拜登要跟着做
-
移民潮衝擊美國邊境,佩洛西:都怪特朗普留下的爛攤子
-
拜登打破沉默,首次就科莫事件發聲
-
“中國正控制比賽節奏”
-
拜登高呼“美國正在迴歸”,美媒:有隱患
· “拜登去哪了?” -
下個目標,中國?
-
他倆首次出訪定在日韓,外媒:意圖很明顯
-
學特朗普把名字印在救濟支票上?拜登拒絕了
-
拜登被12個紅州起訴:“行使”立法權,違憲!
-
美國這州還活在中世紀?
-
説吧,要對中國怎麼樣
-
“直接給我打錢!”
-
“拜登去哪了?”
-
徹底輸了?美最高法駁回特朗普最後一項大選上訴
-
“讓我辭職是反民主”
· 這次有照片 -
50vs49,1.9萬億參院“闖關成功”
-
“中國1小時”撞上“美國11小時”
-
與中國合作的哈佛教授遭美司法部打壓,40名科學家聯名聲援
-
-
· 美國政治 ·
-
整天被特朗普惡毒攻擊作何感受?哈里斯放聲大笑
· 特朗普發起猛攻 -
特朗普:如果他們不行,我來
-
“普京應該不希望我連任,雖然我感覺他挺喜歡我”
-
如今專職為特朗普辯護的她,曾…
-
美國政客叫囂“中國病毒”,林書豪怒懟後捐款百萬
-
拜登競選集會當眾“賣萌”,一口咬住妻子手指
-
因向特朗普車隊豎中指被炒 如今總統高爾夫球場歸她管了
-
白宮發言人辭職後,他倆"毛遂自薦"
-
權遊原作者公開挺拜登:這兩個太像
-
特朗普:假如我去競選以色列總理…
-
7歲男孩賣熱巧為邊境牆籌款 被罵“小希特勒”
-
這兩位又心裏頭癢癢了?
-
美駐古巴外交官遭“神祕聲波攻擊”?科學家:蟋蟀叫
-
開內閣會議,桌上攤着啥呢?
-
被退役上將罵 特朗普也不示弱:像狗一樣被奧巴馬炒了
-
“我永不原諒你!”“我永不原諒你丈夫!”
-
輸掉中期選舉,美法官把犯人放了...
-
美網友:2年前投票的我vs.今天投票的我
-
特朗普的小紅帽 害這記者丟了工作
-
為了在時代廣場“幹一票大的”,白人退伍兵拿黑人“練劍”
-